分析人士指出,雖然“337調查”在美國非常常見,但美國對華貿易保護主義近年來明顯抬頭的趨勢須引起關注。尤其是隨著中國企業海外業務的不斷拓展,知識產權領域已經成為貿易摩擦的重災區。中企應積極應訴,在維護自身合法權益的同時,也要增強掌握和運用相關法律的能力,進一步完善自身知識產權海外布局。
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USITC)5月17日宣布,將于7月6日對包括中興、聯想等中企在內的8家全球知名電子企業召開“337調查”聽證會,以確定它們是否存在專利侵權行為。據了解,一旦美國判定上述企業違反相應的“337條款”,這些企業的涉案產品將不得不被迫退出美國市場。
對此,聯想一位內部人士對國際商報記者透露,聯想美國律師團隊目前正在圍繞此事進行調查,相關的準備工作也正在有序進行。
企業已積極準備應訴
據了解,本次“337調查”源于今年3月24日,新加坡創新科技有限公司及其美國分公司申訴,指控美國進口及在美國市場銷售的多家企業便攜式電子設備侵犯了該公司專利,請求USITC發布有限排除令及禁止令。被調查企業除了聯想和中興外,HTC、索尼、三星、摩托羅拉、黑莓、LG也在其中。
根據美國相關法律,如果此次涉案企業最終被裁定違反“337條款”,USITC將發布相關產品的排除令和禁止進口令,涉案產品將徹底喪失進入美國市場的資格。這對于中興和聯想等企業而言,無疑是重大打擊?!斑@類知識產權案件在美國非常常見,通常只要有企業提出申請,USITC就會發起調查?!币晃挥兄嗄陸獙γ绹R產權案件經驗的業內人士告訴國際商報記者。不過上述人士提醒,值得注意的是,近年來美國對華“337調查”呈現增多趨勢。
有專家指出,知識產權已成為一種常見的非關稅貿易壁壘。隨著中國企業“走出去”步伐加快,不排除越來越多的美國企業開始利用“337條款”對輸入美國的產品提起侵權調查,以期達到保護美國產品和企業的目的。
“聯想在處理和應對此類案件方面的經驗和體系都很成熟,目前律師團隊正按部就班地展開相關應訴工作?!鄙鲜雎撓雰炔咳耸糠Q。
頻繁調查的背后
相關數據顯示,截至2014年,中國已連續13年成為遭受美國“337調查”最多、涉案金額最高的國家。而聯想、中興近年來屢被調查,中興更是在2011年~2014年先后遭遇6起“337調查”。
“中國企業在遭遇美國知識產權方面的調查時一般有兩種態度:一種是過于樂觀,對勝訴有十足的把握;另一種是過于悲觀,認為是美國在故意設置貿易壁壘,打官司也沒有用。但實際上這兩種態度都不可取?!鄙鲜鰳I內人士表示,企業還是要通過積極應訴和溝通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鑒于目前很多中國企業對“337調查”的程序缺乏了解,該業內人士建議企業,首先要聘請專業的知識產權方面的律師;其次在案件的審理過程中,要加強與律師的溝通?!昂芏嗥髽I與律師溝通不夠,沒有明確告知律師訴求,導致錯過一些和解、談判的最佳時機?!?/span>
此外,還有業內人士提醒,“337調查”不僅發生在競爭廠商之間,一些手握專利的公司也會對涉嫌侵犯其專利的行業巨頭提請“337調查”,以“創造”利潤——這類公司常被稱為“專利流氓”。此次案件中發起訴訟的新加坡創新科技有限公司就不只一次進行過類似訴訟。
要規避上述情況,專家建議,一方面要加強對美國相關法律的了解,并熟練運用相關的規則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另一方面,在提升自身創新能力的同時,要積極做好知識產權布局,盡可能在國外申請發明專利尤其是核心專利。
聲明:本文系本網站編輯轉載,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與本網站聯系,我們將第一時間予以刪除。